熱心網友

大洋洲的國家 大洋洲于十六世紀以后淪為殖民地。現有澳大利亞、新西蘭等11個獨立國家。其他島嶼仍被美、英、法等國占領。一、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,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、塔斯馬尼亞島和附近一些島嶼。是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。面積768萬平方公里,人口1500多萬,地廣人稀。在很早的地質時代,澳大利亞就同其他大陸分離而孤立于海洋環境。由于自然環境單調,動物演化緩慢,至今還保存著其他大陸所沒有的低級有袋類動物大袋鼠,以及卵生的哺乳動物鴨嘴獸等。(一)三個縱列地形區 澳大利亞地形分為三個縱列地形區。1。東部山地 南北縱貫的山脈叫大分水嶺,海拔800—1000米。發源于大分水嶺西側,向西南注入印度洋的墨累河,是澳大利亞第一大河。東北部海岸外的大堡礁,是南北延伸達2000多公里的珊瑚礁。低潮時露出海面,平時隱沒水下,是海上交通的一大障礙。2。西部高原 為海拔200-1000米的低高原,面積占全國的1/2以上。3。中部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,最低的埃爾湖,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。中部平原上河流稀少,但地下水十分豐富。中部平原降水雖稀少,但東部山地位于多雨地區,滲入地層的地下水,沿傾斜地層滲流到低平的中部地區貯存起來,形成世界著名的自流盆地。有些地方鑿井到含水層時,地下水就會因承壓力而自行流出地面。但這里的地下水含鹽分較高,不宜灌溉農田,一般可供牲畜飲用。(二)半環狀的氣候植物帶 澳大利亞大陸處于南緯11°—39°之間,南回歸線橫貫中部,國土的大部分在副熱帶高壓帶的控制下,氣候炎熱干燥,沙漠和半沙漠廣布。在東部山區的東側,受濕熱的東南信風影響,降水豐富,林木繁茂;在背風的山區西側,降水顯著減少,適宜草本植物生長;到大陸中央,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,為成片荒漠。 北部沿海一帶,由于氣壓帶的季節移動,1月為溫季,7月為干季,屬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。但東北部沿海降水特多,為熱帶雨林氣候。南部沿海一帶,為地中海式氣候,7月(冬)降水較多;1月,東南信風受大陸低壓的吸引,夏雨較多,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。南緯40°以南的塔斯馬尼亞島,終年盛吹西風,為溫和多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。可見,澳大利亞的降水是從東、南、北三面沿海向內陸作半環狀遞減。植物帶也呈半環狀分布,由東、南、北三面的森林帶,向內地逐漸過渡為草原帶,到大陸中央和西部沿海為半沙漠和沙漠帶。(三)農牧業和工礦業 澳大利亞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。農牧業和工礦業都很發達。農牧業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和西南部。沿海濕潤地區,主要從事種植豆科牧草,養羊并種麥,還兼養肉牛和奶牛。較干旱的內地,多利用天然牧場放牧并以毛用為主的美利奴羊。長期以來,澳大利亞以出口羊毛和小麥著名。羊毛的產量和出口量都占世界首位。肉類和小麥的產量和出口量也占世界重要地位。但因受氣候等條件的影響,農牧業生產不穩定。近四十多年來,澳大利亞工礦業產值上升很快,已在出口收入中取代了已往占第一位的羊毛。主要礦產為煤和鐵礦石,大部銷往日本。其他礦產如鈾、金、錳、有色金屬等也很豐富。東南沿海是澳大利亞人口集中、經濟發達的地區。首都堪培拉和最大港口城市悉尼等大城市都在這里。*二、新西蘭新西蘭位于澳大利亞東南,兩國隔塔斯曼海相望。領土主要由南島、北島和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。首都惠靈頓,位于北島的南端。南、北兩島多山,山地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/4。北島中部為山間陷落谷地,兩側多火山。有很多溫泉,有些溫泉水溫高達沸點,已開發成地熱電站。新西蘭全境為溫帶海洋性氣候,氣溫年較差一般小于10℃。全年有雨,秋冬尤多,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。草色青嫩,宜于放牧。新西蘭經濟以農牧業為主。乳、肉畜牧業發達。肉類、奶油、乳酪、羊毛的產量都占世界重要地位。出口總值的90%左右為畜產品。工業也以畜產品加工為主。。

熱心網友

一樓的的基本說出來了 還漏了一個瓦努阿圖

熱心網友

大洋州有幾個國家.正確的提法是:大洋州及太平洋島嶼.共有十八個他們是:澳大利亞、新西蘭、西薩摩亞、湯加、斐濟、巴布亞新幾內亞、英屬所羅門群島、新赫不里底群島、新喀里多尼亞島、馬里亞納群島(加羅林群島、馬紹爾群島)、關島、瑙魯、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、東薩摩亞、紐埃島、托克勞群島、庫克群島、法屬波利尼西亞

熱心網友

大洋洲于十六世紀以后淪為殖民地。現有澳大利亞、新西蘭等11個獨立國家。其他島嶼仍被美、英、法等國占領。